《绍兴文理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读《论语》 谈廉政

   期次:第433期   作者:●陈赛雅(文澜书院)   查看:55   

  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,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经济运行的自由化,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。但与此同时,也导致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差,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盛行。在利益的诱逼下,许多官员开始动摇为人原则,权钱交易、滋生腐败。而《论语》作为我国传统经典著作,对于现代廉政建设的推进也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。
  廉,清也。“廉”是一个人正直高洁的修养体现,也是成就一个人良好道德品格的必然要求。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孔子在《论语·述而》篇章中就论述了“乐”与“富贵”的关系。的确,在一定程度上,富贵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去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。但是就像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“不快乐的富人”与“快活的流浪汉”,“乐”与“富贵”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。为什么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?不是因为贫穷而快乐,也不是因为富贵而快乐。而是作为一个君子取之有道的心安之下的怡然自得。“廉”不是将每个官员都过分神圣化,苛求他们每一个都放弃对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,而是指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的个人修养要求。对于更好的生活物质追求,是无可厚非的,我们也没有剥夺一个人通过正义途径获取富贵的权利。但“爱财”的前提条件是“取之有道”。对于一个正人君子而言,获得了一笔“不义之财”反而会成为心灵负担。在长期的心灵负罪感下,即使是满足了物质需求,也只会加重精神上的亏缺与负罪。
  儒家倡“廉”不仅是内圣的需要,也是外王的要求。政治上,儒家向来提倡“仁政”,而廉洁就是“仁政”中很大的一部分。我们知道“仁”是“爱人”,那么“仁政”就是要求行政者“爱民”。一个廉洁的政府必然是爱民,是真的完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的。可以说,一个不廉的官员归根到底是缺乏“仁”的本心,或者是缺乏对“仁”长期的坚持。那么由不廉的官员组成的政府也必然是缺乏“爱民”的实质的,其内在实质就缺乏着正确的核心理念,又怎能服人?因此廉政也是建立一个权威政府的必然要求,只有保持廉洁、刚正的政府才可以真正做到“外王”,真正实现“众星拱之”,得到人民的支持。
  无论从《论语》中对于君子“安贫乐道”自身修养的要求,还是在政治上的“仁政”思想,无论是立人还是成国,“廉”都是不可或缺的。权力是把双刃剑,善用者,它可以成为掌握权力者发挥才智的平台,造福一方,惠泽万民,为民谋福祉,在服务民众的过程中不断体现、提升和实现自身价值,被人们衷心拥戴;滥用者,也可让掌握权力者成为满足私欲的工具。因此,在这样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,我们更应该善用权力,传承“廉”的优秀传统文化,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。

绍兴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7602次访问,全刊已有7162475次访问